目前,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两大类。石油乙烯法乙二醇主要有三种生产工艺,即环氧乙烷(EO)水合法、环氧乙烷经中间体合成乙二醇工艺和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法。非石油路线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即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
石油路线生产工艺
环氧乙烷水合法。环氧乙烷水合法是当今世界上生产乙二醇的主要方法。该法通常是将环氧乙烷与水混合,然后与离开水解反应器的乙二醇和水的化合物换热,预热后进入水解反应器中水解。由于以上工艺耗水量大,且转化率偏低,近年来直接催化水合技术开始受到重视,其中有代表的是Shell公司的非均相催化水合法和Dow公司的均相催化水合法,其中Dow公司的MeteorEG300催化剂也已在示范装置上运行,乙二醇的选择性超过95%。
环氧乙烷经中间体合成乙二醇工艺。目前较为成熟的是环氧乙烷经碳酸乙烯酯生产乙二醇工艺。壳牌OMEGA工艺是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再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乙二醇和二氧化碳。该工艺从EO到EG的选择性为大于99%,高于传统工艺的选择性,且降低了装置投资和能耗、物耗,已在韩国乐天大山公司等乙二醇装置上实现工业化。日本旭化成公司利用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然后经过与甲醇的酯交换,生产聚碳酸酯(PC)和乙二醇,此工艺在台湾旭美化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商业化。
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法。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DMC)法(酯交换法)是美国德士古化学公司近年开发的。国内目前没有建成该工艺的工业化生产装置。非石油路线生产工艺
直接合成法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直接法的反应条件较苛刻,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而且催化剂铑非常昂贵,同时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甲酸酯,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比较低,因此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间接合成法是先用煤气化制取合成气,然后由合成气合成草酸二甲酯,再进一步反应合成乙二醇。间接合成法工艺流程长、步骤繁琐、所需设备种类复杂,而且副产物较多。目前国内建设的多采用这一流程。
2007—2017年我国乙二醇产能及产量变化
全球乙二醇市场已经呈现产能过剩、需求增长缓慢的局面,而具有资源优势的中东地区正在规划和建设大批石化装置,其中包括大型乙二醇装置和聚酯装置,世界乙二醇生产重心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特别是中东地区。与此同时,我国国内乙二醇产能短期内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几年还将主要依赖进口。2019年之前国内将新增石油乙烯法乙二醇产能约40万吨/年,但煤制乙二醇产能新增潜力巨大。据统计,目前在建和拟建煤制乙二醇产能超过200万吨/年。2007—2017年的我国乙二醇产能年均增长率约为16.6%,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6.1%。
未来国内乙二醇产业将呈现原料多元化和竞争多元化局面。国内石油路线乙二醇将面临中东进口乙二醇和国内煤制乙二醇的双重压力,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种竞争将推动整个行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进步,有利于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2017年我国乙烯法乙二醇生产企业有19家,总生产能力为527万吨/年,产量约为460.5万吨;煤制乙二醇生产企业10家,总产能为287万吨/年,产量约为154万吨。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合计产能达到363万吨/年,约占全国生产能力的44.5%。主要原因是乙二醇的最大下游聚酯产业的生产集中在华东一带,因此该地区乙二醇产能比较集中。
我国乙二醇生产企业中绝大多数为国有大型石化企业,其中11家归属中国石化旗下,生产能力合计为321万吨/年,约占我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39.4%。中国石油有5家,生产能力合计为77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7.8%。中国海油有1家,生产能力为35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4.3%。另外还有一家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2010年新进入乙二醇行业的生产企业,现有产能20万吨/年,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2.5%。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11家煤制乙二醇生产企业,分别为新疆天业、河南永金化工、辽通金煤、华鲁恒升、湖北化肥、淮化集团、新杭能源、阳煤深州、阳煤寿阳、阳煤平定,共计287万吨产能的装置,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35.2%。
未来几年,石油乙烯法乙二醇新建项目将明显增加,除2018年投产的中海壳牌二期项目增加40万吨/年乙二醇外,包括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中化泉州乙烯、盛虹石化等都将建设大型乙二醇装置,煤制乙二醇在最近两年将有10多套新建装置投产,新增产能将超过20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