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周期性波动是钢铁行业市场周期的综合反映,它是价格—效益—投资—产能—供求关系连锁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影响钢材价格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生产成本,这是钢材价格变动的基础;二是供求关系,是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关键因素;三是市场体系,有缺陷的市场体系可能会放大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价格的大起大落。

  1、成本要素构成

  原材料成本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最重要的原材料。不同的钢铁企业采购的进口矿、国产矿的价格、数量不同,且各自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不同,因此各个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相差较大。

  能源成本

  焦炭是钢铁生产必须的还原剂、燃料和料柱骨架。同时,钢铁生产还要大量消耗炼焦煤、水、电、风、气、油等公用介质。不同的钢铁企业采购的这些公用介质的价格、数量不同,且各自技术经济指标不同,因此各个钢铁企业的能源和公用介质的成本相差较大。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钢铁行业的重要成本。尽管我国的实物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单位工时成本(主要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更大。因此,我国钢铁吨发货量中的人力成本约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国外平均数的二分之一。总体上看,我国钢铁企业间人工成本的差距不太明显。

  折旧与利息

  设备投入大是钢铁行业的重要特征。全球范围看,除日本采用快速折旧外,美国、欧洲、韩国和我国的钢铁企业一般采用正常折旧,而俄罗斯的折旧速度最慢。由于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性产业,我国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50%以上,因此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将严重影响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

  受钢铁产能大幅增长、钢铁原燃料供应短缺的影响,从2001年开始,铁矿石、焦炭等钢铁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2004年以来进口铁矿石长期合同价连年大幅上涨,这使得钢铁企业铁矿石采购成本大幅上升。2007年与2002年相比,国际铁矿石长期合同价上涨了288.9%。2007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国内铁精粉平均采购成本比2003年上涨了108.2%,炼焦煤采购成本上涨了91.7%。

  原燃料价格的上涨使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大中型钢铁企业2007年炼钢生铁平均成本比2003年上涨71.8%,普碳板坯上涨56.2%,热轧板卷上涨56.6%。

  2008年2月中旬,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先后与全球主要钢铁生产企业就2008年度铁矿石供货价格达成协议,基准价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涨65%。进一步加大了国内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

  2、装备及工艺技术水平

  “十五”期间,钢铁企业在提高装备水平、科技进步、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投资大幅增加,使得我国钢铁工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降低成本发挥了很大作用。

  3、吨钢投资成本

  钢铁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成本的高低也是影响钢材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2001年以来吨钢投资呈下降趋势。

  “十五”期间吨钢投资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民营企业比重大幅增加。2001-2003年为民营企业大发展时期,由于这个时期民营企业产品定位大多以长材、窄带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而且通常采用国产设备,投资少、回收快。一般百万吨规模的投资约10亿元,平均吨钢综合投资仅1000多元。

  二是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大提高,节约了投资成本,例如,一套高速线材国产设备只相当于进口设备的五分之一。不仅民营企业大量使用国产设备,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也越来越多的使用国产设备。

  三是钢铁行业是规模效益非常明显的行业,随着装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连续化、紧凑化,单位产品投资明显下降。

  4、供求关系与经济周期

  尽管生产成本是钢铁产品价格变化的基础。但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在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当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下跌;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下图是我国GDP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钢材价格与我国经济周期有很强的相关性。